2022
03-27
10:25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近期,南北极同时出现极端高温,一些地区气温比往年同期平均气温高出至少30 ~40℃,这种现象史无前例。气候记录的反常刷新,是大自然敲响的警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面对如今的生态形势,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进行时”的姿态推动各项工作的进行。
实现“碳中和”,要闯能源结构重组关。我国资源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化石能源占比较大,特别是对煤炭的依赖程度较高,结构性占比58%,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总量的80%。用清洁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发电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要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核能、水电等相关产业,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形成煤炭发电持续削减、风光发电持续扩张、次优能源稳定支持、生物质能作为补充的能源消费新格局,最终才能在206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的目标。
实现“碳中和”,要闯产业转型升级关。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对发电、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航空8个行业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并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于2021年7月率先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展交易。“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碳交易与碳税机制,构建成熟的碳市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技术和资金向低碳方向发展,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上马,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实现“碳中和”,要闯碳汇能力建设关。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看,控制源头排放的同时,也要促进碳的吸收。一方面,要提高技术固碳水平,尤其是加强“碳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科学研究,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另一方面,要提升生态碳汇增量,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此外,还要积极挖掘草原、湿地、农田、海洋、冻土等其他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最终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碳汇增量。
解决好“碳中和”这道“多元方程”,难以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涓滴之力势必汇成磅礴之势,最终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徐章迪)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m6米乐app的版权所有
苏新网备2010048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m6米乐app的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